近年,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,旅游創新能力顯著提升,旅游產業已從觀光為主的單一功能向觀光、休閑、度假、體驗的綜合功能轉變。紅色旅游、研學旅游、海洋旅游、工業旅游、康養旅游、城市休閑旅游、鄉村旅游、房車露營等新興業態釋放出巨大能量,完善了現代旅游業體系。本文以山東為例,梳理了近年以創新為引擎,助力打造精品旅游的特色發展模式。
新優勢:紅色旅游
作為紅色基因的傳承熱土,山東持續激活紅色文化,讓紅色旅游引領創新發展。近年,山東不斷優化建設紅色旅游經典景區,共建成紅色旅游景區(點)300多個,3條線路入選全國“建黨百年百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”。
位于革命老區的臨沂市,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,創新打造沂蒙精神紀念地,推出多種紅色旅游產品,被授予“中國紅色研學旅行目的地城市”。其精心打造的五個版本的沉浸式紅色旅游演藝產品——民族歌劇《沂蒙山》,入選“2020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網絡展演”,成為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唯一大滿貫作品。
作為老牌紅色景區,劉公島創新推動“紅色旅游+千里山海自駕旅游公路”融合業態,串聯起威海市90%的文旅資源,不僅帶火了紅色經濟,還推動了威海紅色旅游提檔升級。在豐富紅色旅游內容上,景區重點打造以教學、會務、體驗為特色的文旅綜合體。先后對 58 處文物建筑實施嚴格保護,累計修復開放面積十多萬平方米,通過創新革命傳統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載體,不斷加快景區“由靜向動、由白到黑、由島向海、由觀光向體驗”發展模式的深層次轉變,按照“旅游+ 教育”“旅游 + 體育”“旅游 +文化”思路不斷完善文旅產品體系。
2022年,臺兒莊古城積極探索景區發展新模式,云游古城項目入選中國5A級景區“2022年2月景區短視頻影響力100強榜單”?!拔逡弧逼陂g,景區策劃“臺城正有戲·尋夢千年的你”沉浸式演藝項目,打造一臺互動情景劇《戰地英雄》,再現當年戰場上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,通過互動情景劇演繹,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臺兒莊紅色文化。
新高地:康養旅游
新標桿:研學旅游
新模式:休閑度假
如今,假日旅游逐漸呈現新特點。短途游、周邊游、微度假,長假“短”出行、“近”享好時光,成為市民假日休閑的首選模式之一。
“五色的彩旗隨風飄揚,白色帳篷扎在青青草地,小朋友追著泡泡跑鬧……”德州樂陵市百棗園“嗨客”露舍營地吸引了眾多以家庭為主的自駕團隊,一派熱鬧景象。濰坊市奎文區金寶樂園主動調整經營思路,立足實際,視情況增加了休閑房車、露營基地、自助燒烤地等特色板塊,注重個性化,最大程度上滿足市民近郊微度假、輕旅游的需求。
山東大力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,共培育景區化村莊569個,鄉村旅游重點村180個,精品文化旅游小鎮35個。
坐落于泰山西麓的道朗鎮,對50平方公里范圍內19個村莊進行集中連片打造,成功打造泰山九女峰鄉村度假區等百億級大型文旅項目,培育出“故鄉的云”精品民宿和“九女峰書房”“花田北張”等網紅打卡地,形成了城鄉互聯、景村互融的全域旅游“道朗模式”;每年春節,全省還組織開展旅游休閑街區主題節慶活動,暑期聯合主流媒體發布景區露營地指南,“好客山東XIN體驗”推出“城市新視角——山東都市漫游”文化旅游體驗產品。
(文/山東省文旅產業創新研究院
鄧家鈺 張子川)